長期漂移怎么辦?投入式液位變送器校準與維護技巧
點擊次數:40次 更新時間:2025-11-24
投入式液位變送器因其結構簡單、安裝便捷、測量穩定,被廣泛應用于水處理、水利、石油、化工等領域的液位監測。然而,在長期運行過程中,受環境溫度變化、介質腐蝕、傳感器老化等因素影響,設備可能出現“零點漂移”或“量程漂移”,導致測量數據失真,影響系統控制精度甚至引發安全事故。因此,掌握科學的校準與維護方法至關重要。
一、識別漂移現象
長期漂移通常表現為:在無液位變化時輸出信號異常波動;實際液位與顯示值持續存在固定偏差;或設備響應遲緩。建議定期比對現場人工測量值(如使用標尺)與變送器讀數,若偏差超過允許誤差(一般為±0.5%FS),則需進行校準。
二、校準操作步驟
零點校準:將變送器從介質中取出,置于空氣中(確保感壓膜片干燥清潔),通過手持終端或設備自帶按鍵執行“零點歸零”操作。
滿量程校準:將變送器置于已知深度的標準液位(如校準水箱),輸入對應壓力值,調整滿量程輸出至標準信號(如4-20mA對應0-10m)。
多點驗證:有條件時可進行三點或五點校準,提升線性度。校準后應記錄數據并保存校準報告,便于追溯。

三、日常維護技巧
定期清洗:尤其在污水、泥漿等易結垢介質中使用時,應每3~6個月檢查感壓膜片是否堵塞或污染,用軟布和清水輕柔清潔,避免劃傷。
檢查電纜密封:投入式變送器依賴電纜進線處的密封結構防水,長期浸泡易老化。發現電纜外皮破損或接頭滲水,應及時更換或做防水處理。
避免機械沖擊:下放或回收時動作要緩慢,防止探頭撞擊池底或罐壁造成傳感器損壞。
環境適配:在高溫、強腐蝕或高鹽霧環境中,應選擇耐腐蝕材質(如316L不銹鋼、PTFE膜片)及帶防雷保護的型號。
四、預防性措施
建立設備臺賬,制定年度校準計劃;優先選用帶自診斷功能的智能型變送器;在關鍵工況下可配置冗余測量,提高系統可靠性。
通過規范校準與科學維護,不僅能有效抑制長期漂移,還可顯著延長投入式液位變送器的使用壽命,保障液位監測系統的精準與穩定。
上一篇:沒有了 下一篇:擴散硅壓力變送器輸出信號異常?故障診斷五步法